“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產業和國企改革重點領域,電力改革會釋放出巨大的制度紅利,對整個經濟體制改革起到強有力的牽引和帶動作用,因此,歷次電改都牽動人心,備受矚目?!?/p>
9月22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研究員、內參處處長景春梅在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舉辦的“中國未來的電力”——可持續發展圓桌會議上作如上表示。
景春梅說,國有企業中,電力是政府和市場關系膠著的典型領域。電力改革已經完成了政企分開、廠網分開和主輔分離,作為深化改革基礎好、條件成熟的領域,新常態下,電力供需矛盾放緩將為新一輪電力改革落地開啟最佳“時間窗口”。
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邏輯框架,還原電力商品屬性、構建電力市場體系、支持清潔能源發展、逐步打破壟斷、轉變政府職能,成為當前新電改的亮點。
“新電改重新界定了電網功能,正積極推行售電側改革,促進分布式能源發展,力主推進一個多買多賣的電力市場新格局形成?!本按好繁硎?。
回顧我國電力改革發展進程,從1997年政企分開、2002年廠網分開、2003年獨立監管機構建立、2011年主輔分離,再到2015年中發9號文構建多買多賣的電力市場,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邏輯清楚,階段性明顯。
電力行業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是重啟電改的重要動因。電荒與經濟增長相生相伴,與窩電交織并存,煤電矛盾深度發展,新能源并網消納困難,工商企業用電負擔過重,廠網發展不協調等因素,時刻影響著國家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
對此,景春梅認為,電改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由于上一輪改革不能及時到位,積累了不少問題和矛盾,而計劃與市場、壟斷與競爭之間的體制矛盾則是電力行業諸多問題的根源,“我們必須通過改革形成多買多賣的電力市場,使市場傳導機制通暢,讓市場的決定作用發揮出來。同時,隨著各類投資主體的進入,新的電力投融資機制將得以建立,清潔能源將獲得進一步發展,政府監管將得到加強,終端用戶也能獲得選擇權?!?/p>
此外,作為此輪新電改核心內容,售電側改革尤為引人關注?!叭N模式將成為未來售電公司的主要組織模式,即輸配售一體化公司、發售一體化公司以及獨立售電公司?!本按好贩治?。
第一類是輸配售一體化模式。從事售電業務的電網企業,在售電市場化改革初期為保障供電穩定會占重要地位,但隨著售電主題的成長和售電市場的逐漸成熟,其市場角色將逐漸弱化,成為兜底供電服務商。
第二類是發售一體化公司模式。此類模式中,擁有大用戶直購電用戶的發電企業將會獲得市場主動權。
第三類是獨立售電公司模式。這類模式是由發電、輸配電企業以外的市場主體組建的售電公司,在業務模式創新上具有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周(9月16日)剛剛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對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的最新進展進行了披露。他強調,要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加快推動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鼓勵社會資本建立售電企業。
當前,包括電力市場建設、交易機構組建、發用電計劃放開、輸配電價改革、售電側改革以及規范自備電廠六個方面的配套文件正在加緊制定中。雖然電力供需矛盾放緩為新一輪電力改革落地開啟了最佳“時間窗口”,但新電改能否真正落地最終仍取決于配套文件的順利出臺和具體落實。與此同時,鑒于配套文件涉及的各方正在激烈博弈中,配套文件能否落實并正確執行新電改的方向,尚待觀察。